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案例分析研究

日期:2017-03-18 来源:企业上市

关键词:盈余管理;资产减值准备;资产重组;中国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中,利用会计政策留有的空间进行盈余管理,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盈余信息的可靠性,使其无法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巧用会计政策,资产减值准备、资产重组、利用债务重组是当前许多亏损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一、利用减值准备调节盈余  

近年来,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备受上市公司青睐,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计提的比例和数额关系到企业当年的盈利状况,甚至有可能直接扭转其趋势。通常情况下,部分上市公司在业绩较差时少提准备可以“润色”业绩,有的则在经营较好时多提准备,以便为随后的会计期间做好“业绩储备”,致使八项计提以其“灵活性”和“随意性”成为许多上市公司随心所欲的盈余管理手段。当然新的会计准则规定,减值损失一经确定,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可以转回的资产仅仅包括应收账款、存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等资产、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未探明矿区权益。通过计提巨额资产减值使本年度一次亏足,为今后年度的巨额冲回打下基础,以达到保牌、摘帽、实现盈利的目的。据统计,截至2006年2月22日,沪深两市共有13家ST、*ST公司披露了2005年年报,其中包括个别已经摘帽的公司和目前已经暂停上市的公司。13家公司中,9家2005年实现扭亏为盈,1家继续盈利,3家出现亏损。年报显示,尽管多数此类公司实现盈利,但主要业务和财务状况出现根本好转的为数不多,大多数公司是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来操纵利润,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案例,大唐电信(600198)业绩“变脸”,2007年4月5日,发布了一则公告,称2006年度其业绩报告将亏损。由于2004年度和2005年度业绩已经连续出现亏损,按照相关规定,大唐电信即将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即冠以*ST)。对此,大唐电信4月5日的公告如此解释,“公司尽管2006年度主营业务规模和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大幅提高,但鉴于无线、光通信等传统通信设备产业历年经营留存大量资产带来预期的收益能力有限,仍需对整合后的无线、光通信资产大幅计提减值准备,由此将造成2006年度业绩亏损。”知情人士指出,大唐电信的减值计提原本是要分摊到未来数年里的,但是现在管理层希望一次性地将其摊掉。此前大唐电信2006年公布的三份业绩报告无不显示为盈利:一季报、半年报和三季报显示的净利润分别为817万元、2 208万元和2 761万元。有论者认为,是为了促使有关方面加速对大唐电信集团的重组;也有论者认为是大唐电信集团故意“示弱”,借以对国家有关部门施加压力,以获更大的照顾和扶持。  

二、利用资产重组进行调节 

资产重组是企业为了优化资产结构,完成产业调整,实施战略转移等目的而实施的资产置换或股权转让等行为。上市公司利用资产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主要有:股份转让、资产置换、对外转让资产、对外收购兼并等。资产的转让和处置,包括转让和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短期投资、股权投资、在建工程等流动资产。上市公司通过资产的转让和处置,可以将不良资产转让给控股子公司;或者,上市公司将母公司的优质资产低价购入,而且不计财务费用。通过这种形式,上市公司一方面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的获得母公司优质资产的使用权;一方面,还可以避免经营不良资产产生的损失或亏损。2007年有48家企业进行了资产重组,又有48家被撤销*ST,其中21家是通过在2007年的资产重组各种方式来实现“摘星”“摘帽”的。

案例,浙江东方(600120)2004年实现利润19 143.6万元,净利润10 201万元,正常经营利润5 339万元,其中,处置资产产生收益3 236.87万元,占公司当年净利润的31.7%。公司2002、2003、2004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3.59%、10.29%、10.34%,连续三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在10%以上,2004年顺利配股。

案例,ST寰岛(000691)是通过与关联方的资产置换和股权转让实现“摘星”在2007年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兼并、资产剥离、资产出售、和股权转让等各种资产重组方法优化资产、提高利润,在2007年中报上果然出现了净利润3725.05万元的大跨度转亏,无疑是资产重组的贡献。

案例,东方银星(600753)是通过资产置换在2006年就将净利润改写为正值的225.31万元,而后又通过资产剥离的资产重组方式在2007年上半年成功地实现净利润635.99万元,顺利“摘帽”。   

三、利用债务重组进行调节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债务重组作为解决债务纠纷的一个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为企业所采用。债务重组对于减轻企业负担,优化企业资本结构,重新激发企业活力等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在债务重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债务重组收益,于是一些业绩欠佳的上市公司就会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2007年年报中,即有115家上市公司取得了债务重组收益,平均增加当期利润135万元人民币。实际上这些上市公司平均有23.9%的当期税前利润来自债务重组收益。而ST公司,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据统计获得债务重组收益的115家上市公司中,ST公司有43家;有66家上市公司的债务重组收益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其中ST公司有33家;债务重组收益前二十大公司中ST公司有14家;债务重组收益过亿的三家公司均是ST公司。这表明ST公司普遍采用债务重组作为改善当期业绩的手段。

案例,ST玉源(000408)通过债务重组已经将2005年的净亏损9 715.67万元改写为2006年度的净利润2 069.89万元,进而在2007年上半年报表中的净利润虽然没有刚刚重组过后利润增长的那样明显,但也有595.83万元之多的喜人形势,这些都为2007年底实现摘帽打下基础。

案例,S*ST朝华(000655),该公司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三年亏损,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于2007年5月23日被暂停上市由于面临严重债务危机,2007年12月21日朝华集团公司管理人自此开始实施《重整计划草案》。2007年底前完成债务重组,2008年4月25日该公司公布2007年报,仅债务重组就给该公司带来债务重组损益9.92亿元,成功扭亏为盈,该公司已于2008年5月5日向深交所递交了恢复上市的申请,避免了退市的厄运。2007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0.69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1.44亿元。可见,正是新的债务重组准则挽救了该上市公司的命运。   

四、利用变更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手段进行调节  

由于外部信息使用者很难判断哪种会计政策和估计是恰当的,公司管理当局往往根据自己的利益来变更会计政策和估计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常用的手段有:变更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变更存货计价方法、变更坏账准备计提方法和变更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等手段。

案例,研究发现,从2003年开始,陆家嘴一直在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隐藏其真实利润,由于真实利润远远超出账面利润,陆家嘴手中持有大量的现金。2005年公司实现净利润5.70亿元,与2002年相比只增长了11.27%。与之相反的是,陆家嘴的货币资金却与日俱增,2005年末达到42.39亿元,比2002年底增长了1.54倍。2006年9月30日,公司的货币资金达到54.93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高达44.15%。陆家嘴在2005年年报中披露了一项会计估计变更称:公司办公所在地上海市浦东大道981号办公楼属临时建筑。公司曾向有关政府部门申请延长建筑的有效使用期。政府部门答复建筑的有效使用期不能延长,如遇规划实施时,此建筑应立即无条件拆除。变更前公司对此房产按30年直线法折旧,考虑到浦东新区新一轮开发建设的快速启动与滨江两岸规划的实施进度,从谨慎性原则出发,公司拟变更此项资产的折旧年限,在2005—2009年五年间,将资产净值扣除必要残值后全部折旧完毕。如将来有证据表明此资产的实际可使用年限低于五年,则根据实际情况再行相应缩短折旧年限。这一会计估计的变更减少本年度合并报表净利润910.94万元。  

    A+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